歷史文章列表

廣澤尊王

2015-05-22 09:50
廣澤尊王是由台灣早期的先民自福建泉州攜帶而來的神明,泉州人視為他們的保護神,因此又稱「保安尊王」,也稱「郭王公」或「聖王公」。 廣澤尊王與一般民間崇奉的神祇有很大的不同,因為他生前沒有像媽祖那樣救苦救難的善舉,也無像關公那般忠孝節義的事蹟,更沒有像孚佑帝君的苦心修行。他只是一位年僅十餘歲的小孩童,因為曾經善待主人所聘請的一位地理師,因而得到地理師的指引而得道成仙。...
閱讀更多

開漳聖王

2015-05-22 09:50
開漳聖王陳聖王名是(陳元光)(六五七-七一一年),字廷炬,號龍湖,祖籍河南固始縣三河尖人;自幼聰穎好學,又喜騎射,及長通儒術,精韜略,文武雙全。總章二年(六六九年),隨其父歸德將軍陳政率中原子弟兵先後入閩平亂。不久,陳元光祖母魏敬又率援軍至閩。陳政逝後,陳元光襲父職,繼以功授嶺南行軍總管,于相繼平定閩粵三十六寨峒之後,拓土開疆,創立漳州,為首任漳州刺史。在開漳治漳期間,陳元光屯兵閩南四境,且戰且耕,融合漢蠻民族,施行“唐化”教育,傳播中原文化,興學辦校,獎農助耕,惠工通商,使處於閩粵間的這一千古蠻荒之地走向長治久安和初步的繁榮發展,並與中原地區形成政治、軍事、經濟、文化上的統一,成為“扼閩粵之
閱讀更多

諸葛孔明

2015-05-22 09:49
諸葛亮(公元181-234)...
閱讀更多

九天玄女

2015-05-22 09:49
九天玄姆,俗稱九天玄女,或稱九天玄姆娘娘 玄女者,九天聖母也,太元聖母弟子,乃先天的真仙。受西王母之命,授符法於黃帝,黃帝之師也。   九天玄女,又尊稱為九天女、玄女、元女、九天玄女娘娘,本是中國古代的女神,後為道教所信奉,成為神系中地僅次於西王母的女天神。九天玄女是位頗諳軍事的女神仙,但她的模樣卻像是一位雍容華貴的后妃。 生于混沌之先,遊乎空洞之玄,原使傳常輔萬物自然,統制劫運,撐大原船于末世,至尊不壞,是諸仙諸佛諸聖之宗,神機莫測,乃掌道掌法掌教之主,九天之上,朝聖母于瑤池,無量世界,斬魔王于三途。九天玄女是西王母的弟子,也是黃帝的師尊。《黃帝問玄女兵法》、《雲笈七簽》及《九天玄女傳》等書
閱讀更多

鴻鈞老祖

2015-05-22 09:47
出自明、清神話小說,道教經典與祭祀, 從無鴻鈞老祖、陸壓等人。道教只以三清(元始天尊、靈寶天尊、道德天尊)為首。 《封神演義》中稱鴻鈞道人,為太上老君、元始天尊、通天教主的師傅, 把道教神明體系完全打亂,相當離譜。 《封神演義》中,洪均老祖親傳的三大弟子[元始天尊、老子、通天教主]分別創立闡、道、截三教,老子為道教教主。當時三位教主共立封神榜,後來通天教主大擺誅仙陣,老子應邀闖陣,在陣中與通天教主一場大戰,酣戰中,老子把青牛一拍,跳出圈子來,把魚尾冠一推,只見頭頂上三道氣出,化為三清,少頃,從東、南、北方向,...
閱讀更多

老子

2015-05-22 09:46
沒有人知道老子的真實姓名。于是,人們就像尊稱自己的父親一樣尊稱他為老子。在中國上下500年的歷史上,這種尊稱是絕無僅有的。 傳說,老子的母親姓理,理智的理,理解的理,道理的理。理氏懷胎81年,生下一個白頭髮、白眉毛、白胡子的男孩,就感慨萬分地把他喚做老子。根據這個故事推斷,老子就不是老先生,而是老兒子的意思了。 這個傳說看似荒誕,卻寓意深刻。如果說老子象徵著人生的智慧,那么這個傳說背后的真實故事就是︰有一個女人,經過長達81年的深思,終于理解了生命的真實意義。就好像佛教故事中的觀音菩薩一樣──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》說,觀音菩薩在深入思考人生的終極目標問題時,她透過紛繁的俗世生活,看清了生命的真實
閱讀更多

神農大帝

2015-05-22 09:46
神農大帝即炎帝,為古代天、地、人三皇之一的地皇,又稱炎帝為神農氏、先農、五谷先帝、先帝爺、藥仙、藥王大帝、開天炎帝、五穀大帝、五穀王、田祖、栗母王等諸多名稱。帝生於厲鄉,長於姜水,起於烈山,接帝位後,定都於陳,後遷徙於魯。在位一百二十年,崩葬於長沙。 神農大帝為少典之元子,母方登為有蟜氏之女,望有龍威而生神農。因長於姜水,故為姜姓,神農發明耒耜(農具,起土之用),教民種植五穀,又親嚐百草,一日之間遇七十毒,百死百生,共得三百六十物(後世承傳為書,謂之神農本草),以醫治黎民病痛;且樹立市集規模,互通財貨,使初民生活大為改善。因此,農民、藥商、醫生均奉之為神明,並立廟敬祀。 清朝雍正時期,詔令各府
閱讀更多

玉皇大帝

2015-05-22 09:45
  玉皇大帝是道教世界中級別最高的神明之一,其地位僅次於三清。但是民間的神仙世界中,玉皇大帝確實是眾神之王,是與人世相對的天國的主宰。甚至人間的皇帝以及冥界的閻王等三界十方也都是由玉皇大帝統領。因此,玉皇大帝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世界主宰。   民間傳說玉帝姓張,叫張堅,生在正月初九。據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光嚴妙樂的國家,國王淨德和王后寶月光老來無子,十分煩惱,於是邀集道士們舉行祈禱活動。過了半年,依然膝下猶虛。有一天晚上,王后忽然夢見太上老君和諸多神明抱著一個赤色的嬰兒從天而降。王后懇求老君賜給她這名嬰兒。老君微笑應允,王后滿心喜歡收下嬰兒,醒來後便覺身懷有孕。一年以後,即丙午年的正月初九,孩子誕生
閱讀更多

趙子龍

2015-05-22 09:44
趙雲,字子龍,趙聖帝君,是《三國演義》蜀漢五虎將之一,素有「虎威將軍」及「一身是膽」的美譽。其實趙雲最令人後人稱頌的不只是他的驍勇善戰,而是他有不同凡響的優秀人格。 胸懷黎民百姓 在那戰亂不已的年代,趙子龍擇主的標準是“從仁政所在”,目標是“解民於倒懸”,這使他大大超出一般的赳赳武夫。他原是袁紹身邊的一員猛將,因見袁紹私心過重且無救國之念,於是投奔公孫瓚。公孫瓚見到他以後大喜,表示:「聽說貴州人皆歸附袁紹,將軍能到我這裡,可算是迷而知返的冀州人。」但趙雲卻義正辭嚴的說:「人民因戰亂處於水深火熱,因此敝郡人決議,去尋找能解救人民的領袖,並不是特別親附將軍而疏遠袁公啊!」最後他見到劉備是一位愛民的
閱讀更多

城隍爺

2015-05-22 09:43
從城隍二字字面上的解釋:城為城牆,隍為河溝,所以古代把溝池城牆得防禦功能,尊敬如神做為祭拜。城隍原本只是保護身家性命的城牆,經歷史及民間信仰的演變,至今已成掌管陰陽兩界的鬼魂和人,監督其善惡正邪,可說是公正無私的人間縣太爺。 唐朝時,天下太平,城隍爺的職能逐漸擴大到主管生人亡靈、獎善罰惡、生死禍福,功過分明,幾乎所有人事物,都由城隍爺一手掌管,宛如是城市冥間的判官。由於城隍爺的公正無私與善惡分明,成了人們遇到在陽世間無法順利解決的難題時,求助的對象。 在司法事務方面,城隍爺巡視陰陽兩界,舉發惡事或加以處罰。城隍爺所施的處罰,足以讓惡人罹患疾病,或陷入貧困,甚至能奪取生命。也因為如此,當陽官-縣
閱讀更多
項目: 1341 - 1350 之 1468
<< 133 | 134 | 135 | 136 | 137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