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水祖師
又稱「麻章上人」,閩南一帶多稱為「烏面祖師」,臺灣則稱為「祖師公」、「祖師爺」。全省近百座的清水祖師廟中,祖師爺的分身,別稱「三代祖師」、「蓬萊祖師」、「顯應祖師」、「照應祖師」、「輝應祖師」、「普庵祖師」。
相傳清水祖師俗姓陳,名應(一說為陳昭或陳昭應),法名「普足」,宋仁宗慶曆四年正月初六誕生於福建省永春縣小姑鄉。陳應自幼在大雲院出家,因不堪寺院的虐待,於是到高太山結茅築庵,閉關靜坐,後經大靜山明松禪師指點,參讀佛典三年,終於悟道。明松禪師授他衣缽,並告誡他:「我佛最大功德,就是行仁,是故要捨棄萬緣,以利物濟世為職責」,陳應便在麻章施醫濟藥,普救貧病,麻章人士尊他為「麻章上人」。
宋神宗元豐六年,清溪(福建安溪)永春一帶大旱,鄉人請他去祈雨,立刻甘霖普降,因此被尊稱為「清水祖師」。清溪人士便在蓬萊山上築一精舍,延請麻章上人居住,並稱此為「清水嚴」。麻章上人在此修行十九年,獨力募化,修橋鋪路,人人稱便,漳州、汀州一帶的人都十分崇信他。宋徽宗靖國九年,五月十三日在說教中端坐而逝,享年六十五歲。地方人士感念其德澤,奉報朝廷,敕賜「昭應大師」封號。
另根據台灣三峽祖師廟說明,清水祖師是北宋京都開封府祥符縣人(今河南開封),曾追隨宋丞相文天祥義舉勤王,英勇抵抗元兵,轉戰大江南北,是抗元扶宋的民族英雄。清水祖師生前隱居於福建清水巖,死後明太祖追念他功在國家,敕封為「護國公」昭命於福建省安溪縣清水巖建立祠堂崇祀,因此福建安溪人稱他為「祖師公」,其廟宇稱為「祖師廟」。
一說,清水祖師原為屠夫。有一夜,媽祖化身為老婦人,在溪邊洗衣,因為年老力衰,洗得異常辛苦,祖師憐憫她的老邁,替她洗衣。說也奇怪,越洗越黑,祖師問她為什么這樣,媽祖告訴他為屠者太臟,不能成道,祖師聽了此話,深深自愧,回到家里,拿起屠刀,剖開自己的肚子,洗淨腑臟,再納入肚子里,以示清白。媽祖看到他能夠痛悔前非,就度他去做神,所以民間尊為清白公正無私的神。
黑面祖師
一說 ,清水祖師自少沒有父母,依賴一個哥哥生活。因為家中貧窮,他的嫂嫂看他非常贅累。有一天,兄嫂因為產前炊煮不便,哥哥又不在,命令祖師上山采柴,替她燒飯。他不敢推辭,諾而去,不料,他并沒有到山上去拾柴,卻把兩只腳放在灶內,當做柴燒,等煮完后,人也不見了,卻從煙囪里,遁跡而去,變成一道黑煙,升到空中去做神了。所以供奉他的人,才把神像的面部涂個漆黑。
落鼻祖師
傳說每逢天災地變,祖師鼻子就自行掉落,以示防備,人們以「落鼻祖師」或「落鼻祖」稱呼他。關于這種傳說有三:
一為某年某地,清水祖師繞境,于其過某家門前,鼻子突然掉落,當夜該戶人家發生火災,大家傳為祖師顯靈。
一為,參拜祖師的人,身體不潔或心里不虔誠,祖師生氣,鼻子就掉落。
另一說,祖師被山賊挖掉鼻子,后來經和尚修愎,自此以后,每有異故,鼻子自行掉落,但是所掉落的地方,必定在袍袖里。安溪一帶的居民,都奉清水祖師為主神,保護地方的安寧,清代安溪人士遷移來台,也各奉祖師的香火來台,代為塑像建廟,作為共同信仰及連絡鄉誼的地方。現在本省有九余座清水祖師寺廟。其中,台北市長沙街的祖師廟,規模最大,信者最多。
清水祖師的聖誕,是農歷正月六日 ,各地寺廟的善男信女,就依例盛人的舉行祭典。